30

2023-12

温暖的冬至


来源:李海萍浏览:129

冬至是一个重要的时节,总能荡潇起人们积淀在心灵最深处的情感。每逢冬至,一家人聚在一起祭拜、吃饺子,为寒冬平添几分温馨。

对于从乡村走出的我来说,冬至是记忆里浓墨重彩的一笔。冬至这天,母亲准备好纸钱和水,带我们到逝去的亲人坟头烧纸祭奠。在我们的观念中,逝去的亲人似乎并没有真正离开我们,而是变成了我们最为熟悉的一抔黄土,静静地躺在田间地头。人们不约而同的带上纸钱来到已故亲人的坟前,神色凝重,一路上少有言语,或许是思念堆积的话语已经到了喉咙口,不容得人们在路上把嘴张开,以防溢出心底的话语。

到了枯草飘摇的坟头,摆放上水果点心,点燃香烛和纸币,挥舞铁锹为坟头添几铁锹的土。伴随着火柴滑落,一堆火焰燃起,人们把思念寄托在亲手折叠的纸钱中。火苗在脆脆的纸钱中蹿腾,像是逝去的亲人感知到了我们的牵挂与思念,他们又仿佛以火的形式回应亲人的想念。待纸币烧成灰烬,磕上几个头,便踏着黄土地回家。

“冬至吃饺子,不吃掉耳朵。”是老家人人耳熟能详语,所以,冬至这天家家户户都要吃饺子的。母亲包饺子不单一,也不敷衍,已经做了几十年饭菜的母亲,对于每一次饭食的准备还是那样虔诚。包肉饺子用到的猪肉,是她早早赶集,买回来现杀的鲜猪肉,还得是后腿肉;对于包素菜饺子用到的蔬菜,都是她亲手种在后院的蔬菜,豆腐也是专门跑到邻村祖传的老作坊买。

厨房里的母亲像是一个演员,在灶台与砧板间演绎她的热爱。此刻,厨房里也是最为热闹的,我们帮母亲择菜,母亲忙着剁饺子馅,和面,或闲聊拉家常,温热的气息伴随着灶膛里熊熊的火光蔓延在我们心底。

一切准备妥当,母亲便热情地投入到包饺子中,母亲手速飞快,包得饺子也好看,像是一朵朵花开在面皮上。饺子包完,天色也完全黑了下来,外头已经没有多少人,家家户户都蜗居在家中过冬至。

“饺子来喽。”伴随着母亲一声吆喝,我们摆碗放筷,跑到厨房把饺子端上桌,热气腾腾的饺子散发着面食的香甜,迫不及待地抄起筷子,吞咽下这一份寒冷中的温暖。

“三九四九冰上走”,冬至后,季节迈进最寒冷的时段,冬至却留下了我人生中最为温暖的记忆之一。“岸容待腊将舒柳,山意冲寒欲放梅”,冬至极冷,最终也会慢慢过去,只留下恒久熨帖人心的暖。(能源管控中心  李海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