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2024-11

利剑钻头显清风 万亩油田述廉洁


来源:雷红磊浏览:58

岁月不曾磨灭的记忆,在每一位西安石油大学学子心中,都有一个伟岸的形象。那是照耀他们内心的精神之光,是夯实廉洁奉公的真实写照。

至今记忆犹新,大学开学的第一课是参观王进喜铁人纪念馆和观看以王进喜为原型拍摄的电影《创业》,一向泪点很高的我眼眶噙满泪水,这是一堂人生必修课。

记得进入纪念馆,我被一颗钻头所吸引,这是铁人带领1205钻井队在大庆打井时用过的钻头,透过钻头,我仿佛看到了年仅15岁的王进喜在旧玉门油矿当门童的身影,小小的身体蕴含着大大的能量,勤快、能吃苦,受到屈辱会奋起反抗,在这样恶劣的条件下,他的心中充满了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1960年,王进喜带领1205钻井队初到东北的荒原,那是一个资源极度匮乏的地方,就是这个地方,他立志要把“贫油落后”的帽子甩到太平洋里去。“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也要创造条件上。”他组织队员用“人拉肩扛”的方法搬运和安装钻机,奋战三天三夜将井架矗立在荒原上,可是,这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打第一口井时,为了解决供水不足,他便带人破冰取水、盆端、桶提运送50多吨水完成钻井。打第二口井时更是惊险,不顾自己的腿伤,带头跳进水泥浆池,用身体搅拌水泥浆,最终制服了井喷。铁人王进喜渴望钻头就像一把利剑,义无反顾钻向地球深处,也正是这一把利剑钻头打开了中国石油工业的新篇章。

王进喜不仅在工作上兢兢业业,在生活中更是精打细算。家庭困难的他将每月享受的30元“长期补助”都给了困难职工,大队派人送去的猪肉和面粉一律拒收,患有严重关节炎的他很少用上级配的车,也从不利用职权为家属谋取福利,还经常身背干粮袋,深入到各井场进行调查研究,帮助基层解决各种实际问题,甚至胃癌晚期临终前的他,手颤抖地取出一个小纸包,里面是组织给他的补助款和一张记账单,一再交代要把这笔钱花到最需要的地方去。他将一切成绩和荣誉都归为党和人民,把谦虚廉洁的品质发挥到极致,是当之无愧的国家脊梁、人民骄傲。

我时常在想,为何打下万亩油田的你如此清贫?答案是廉洁扎根在心中的那份信仰。你从“贫油”到“富油”的时代中走来,带着“宁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铮铮誓言。你是“不受尘埃半点侵,竹篱茅舍自甘心”的淡泊明志;你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君子本色;你是“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的高尚情操,在历史长河的延伸线中书写时代的道德篇章。(轧钢厂  雷红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