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2020-12

陕钢集团龙钢公司创建陕西省“五一劳动奖状”侧记


来源:浏览:499

12月14日,陕钢集团龙钢公司厂区锣鼓喧天,公司领导齐聚办公楼前,以最高礼节迎接这个属于陕钢、属于龙钢人奋斗的殊荣“陕西省五一劳动奖”。这个荣誉激荡在干部职工心中,更激发了全体职工奋斗的激情。

党建领航、班子引领、干部走在前列。

龙钢公司高度重视党的建设,从班子抓起,深化“党建领航、班子引领、干部走在前列”工作机制,通过不断摸索和实践,提出了“134”党建对标管理模式,即建立“1”个机制——领导班子月度总结计划、季度分析、半年民主讨论、年度考核评价工作机制;实现“3”个确保——确保党委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职责压实;达到“4”好目标——政治素质好、经营业绩好、团结协作好、作风形象好。突出推进党建工作分析改进机制、民主讨论机制、考核评价机制,守住干部培养关、干部选聘关、干部考核关,让干部能上能下的管理实践在龙钢得到有效应用。各基层党委通过建立党员示范岗和党员岗位创新,创效765万元,各单位党员攻关小组和党员突击队开展挖潜增效项目176项,实际完成66项,累计为企业创效374.82万元。

创新发展、绿色低碳、建设生态钢城。

龙钢公司积极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五大发展理念,统筹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质量、效率、动力三大变革,秉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文明思想,实施了一系列环境综合整治、观感提升、超低排放及生态冶炼项目。公司绿化面积达101万㎡,绿地率超30%,成为西北首家钢铁企业AAA级景区,被国家工信部评定为“绿色工厂”,被陕西省评为第一家五星级现场企业。同时,企业全面完成高炉消白和超低排放改造,同步推进循环经济建设,致力于生产煤气回收利用,建成了高温超高压煤气发电系统、高炉TRT发电、饱和蒸汽余热余压发电机组,实现了经济、环保和高效运行。如今,全过程、全流程的绿色制造已经成为龙钢公司践行生态文明发展的重要品牌。

勇于担当、产业扶贫、积极践行社会责任。

2017年至今,龙钢公司勇挑扶贫重担,精准施策,积极践行和承担社会责任,对企业“两联一包”村庄—陕西省绥德县义合镇西直沟村,投资435万元建设了“龙西畜牧养殖场”、手工粉条加工厂和惠民饮水工程三大产业扶贫项目,让包联村庄走上了脱贫致富的道路,年扶贫创效95万余元;投资建设的西直沟村便民服务中心让村里有了老年餐桌,有了集中活动的办公场所,经陕西省精准扶贫审核验收,企业包联的村已于2018年实现了整村脱贫。同时龙钢公司工会统筹策划、公司领导率先垂范,与扶贫户建立一对一包联帮扶机制,先后累计开展扶贫慰问293人次,组织精准扶贫主题党日活动12次,就业安置贫困子女6户,金秋助学帮扶贫困户子女20余户,医疗帮扶5户大病户,并与包联村庄签订消费扶贫框架协议,大力实施消费扶贫,累计投入消费资金约1200万元,肩负起国企的社会责任和担当。

群星璀璨、照耀钢城、努力实现愿景目标。

企业在转型发展中所取得的成绩,受到了国家、省、市及上级部门的充分肯定和表彰,先后涌现出了“全国劳动模范、中国好人、全国技术能手、全国工会之友、三秦工匠等各层各级先进典型达到2481人次,人人争当先进成为干部职工共同努力的目标。为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弘扬“干事”文化,凝聚干事力量,龙钢公司还坚持先进亮身份,树形象、做表率。今年,公司工会以全国劳模薛小永为原型拍摄的微电影《薪火花开》还荣获全国职工“网络正能量微电影”优秀作品,丰富了职工精神文化生活,让向上向善成为主旋律。

凝心聚力、共促发展、彰显企业关爱力量。

忠诚党的事业,竭诚服务职工。职工的满意便是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近年来,龙钢公司工会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创新服务,紧抓“十件实事”民生工程不放松,致力于构建企业与职工命运共同体。在陕煤、陕钢集团和企业党政的坚强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公司工会充分发挥工会职能,以两级“三会”精神为指引,紧紧围绕企业发展中心工作,充分发挥工会四项职能,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深入开展经济技术、民主监督、维权帮扶、文化活动和自身建设等重点工作,发挥工会优势,服务企业中心工作,服务广大职工群众,展现了工会组织的新作为。

据了解,近年来,在陕煤、陕钢集团的坚强领导下,龙钢公司咬定“125448”战略,压实“党建领航、班子引领、干部走在前列”工作机制,强化“抓作风、做表率、保落实”工作实践,为企业发展注入了强劲活力,公司党政工坚持为职工办实事、办好事,干部职工凝聚力、向心力、战斗力明显增强,企业经营效益取得了历史性突破。还先后荣获“全国‘安康杯’竞赛先进单位”“全国钢铁行业‘青安岗’竞赛先进集体”荣誉称号、“陕西省模范职工之家”“陕西省厂务公开职代会五星级单位”等多项荣誉。(工会办公室 孙超超)